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,选考科目的分数转换机制——等级赋分,成为了众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。报考大学网(www.bkdx.cn)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一机制,确保每位考生都能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稳稳当当。
1、等级赋分的必要性
在新高考的框架下,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。然而,不同科目的难度和考生的群体差异,使得原始分数之间缺乏可比性。等级赋分的引入,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通过统一的转换规则,确保不同科目之间的分数公平可比,同时也保证了高校招生录取的公正性。
2、等级赋分的具体操作
以湖北省为例,第三批改革采取了3+1+2模式。再选科目的原始分满分为100分,转换时以30分作为起点,满分100分。考生的原始分被划分为A、B、C、D、E五个等级,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5%、35%、35%、13%和2%。通过等比例转换原则,将原始分转换为等级分,确保每位考生的成绩都能准确反映其学术水平。
等级 | A | B | C | D | E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比例 | 约15% | 约35% | 约35% | 约13% | 约2% |
赋分区间 | 100~86 | 85~71 | 70~56 | 55~41 | 40~30 |
假设某同学思想政治学科原始分为81分,而该学科B等级的原始分分布区间为82~61,则该同学思想政治学科的原始分属B等级,B等级的等级分区间为85~71,按照转换公式该同学思想政治学科的等级分为: